近日,由大连心脏学会、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大连市药学会主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等共同协办的“星海心血管病学会议2024”成功召开。本次大会兼顾专科特色和交叉学科融合,为从事心血管病学科基础、临床、预防工作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有价值、有温度的高水平交流平台,帮助医疗同仁们拓宽视野,延伸思维,推动本地区心血管病诊疗事业的发展。

会议现场
开幕式上,大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莹致欢迎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陈义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吉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斌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曲刚,辽宁省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孙宇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大医一院院长夏云龙主持。

大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莹致欢迎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教授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陈义汉教授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吉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斌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致辞

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曲刚致辞

辽宁省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孙宇致辞

大医一院院长夏云龙主持开幕式
近年来,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医生在临床上已经发现年仅18岁和22岁的急性心梗患者,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年龄也在年轻化。为了普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理念,帮助公众正确认识、预防及妥善处理心血管疾病,会议期间,特别安排了心血管健康大讲堂公益课程,大医一院心血管病院特聘教授陶贵周、心力衰竭及高血压中心双心医学科副主任路岩分别就健康生活方式和正念疗法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享。

心血管健康大讲堂现场
如何远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陶贵周教授指出,追溯18岁和22岁的急性心梗患者的生活习惯,发现他们大多未能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长期熬夜、过度疲劳、久坐不运动、吸烟以及儿童期过度肥胖等都是二位患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他强调,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防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远离心绞痛及心梗等冠心病。

大医一院心血管病院特聘教授陶贵周作讲座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并遵循“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科学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有氧运动、阻抗运动和柔韧性运动等,并持之以恒;同时,还要保持心理平衡,包括良好的睡眠、避免焦虑,保持一个快乐、健康的心理状态。此外,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也是防控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生活健康方式。
不用吃药也能稳定血压?
路岩教授针对目前合并焦虑的高血压患者呈现明显增长的态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她表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达2.45亿,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中青年人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导致血压升高,他们往往无法通过常规的降压药来控制,有时需要应用抗焦虑的药物才能缓解。而正念这一非药物疗法则可以通过调节情绪,达到稳定血压并改善睡眠的效果。

心力衰竭及高血压中心双心医学科副主任路岩作讲座
正念疗法是一种有意识的、不加评判的对当下的觉知。通过正念疗法,人们可以学会如何呼吸、如何冥想、如何感知自己当下的身体状态。这种疗法能够减轻压力,适合精神压力性高血压、心脏神经症、失眠、慢性疼痛及肿瘤等的管理。2020年,正念疗法被写入《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也被写入今年8月份刚刚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2020年9月,大医一院开设全国首家高血压心理门诊;路岩教授从2020年9月20日起,在线上开启正念公益课,至今已分享200期内容。大会当天,现场为500位市民进行正念疗法的讲解,并为大家做了正念身体扫描练习。(宣传与文化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