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要闻聚焦

大医一院乐卫东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4-10-28
  • 本文被阅次数:86
      近日,大医一院神经科研所乐卫东教授团队在老年医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最新IF:9.4,中国科学院一区)发表题为“LRRK2G2019S gene mutation causes skeletal muscle impairment in animal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的研究文章。论文第一作者胡艺潆为乐卫东教授在读博士生,我院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检测及功能神经中心医师。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第二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主流观点认为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PD的病程长,PD患者在整个病程中致残率高,严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PD伴有骨骼肌病变是近年来伴随跌倒、骨折发生率增高逐渐被认识到的,但仍然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而延误诊断。LRRK2基因突变是家族性和散发性PD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突变,且LRRK2突变携带者的运动障碍呈现明显的年龄依赖性。
      该团队首次发现,LRRK2G2019S小鼠在早期(3月龄)表现轻度的骨骼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病变加重,骨骼肌的质量、肌力、功能下降、运动平衡功能受损。首次应用肌电图技术对LRRK2G2019S小鼠表现的肌力下降进行定位诊断,证实了LRRK2G2019S小鼠表现出年龄依赖性的慢性肌病样损害。进一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证实了LRRK2G2019S小鼠骨骼肌的超微结构改变同时伴有炎症浸润,启动了肌细胞的再生程序,并出现线粒体形态和动力学的损伤。这些结果的发现为PD伴发的骨骼肌病变提供了新的见解,并揭示了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此外,这一证据也表明LRRK2G2019S相关的PD病变不仅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累及外周组织器官。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csm.1360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