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要闻聚焦

大医一院承办“星海心血管病学会议2025”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5-10-14
  • 本文被阅次数:30
      10月10日-12日,由大连心脏学会等主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星海心血管病学会议2025”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来自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学者近千人参加了这场汇聚全国心血管病学领域顶尖智慧的学术盛会。

会议现场
      星耀滨城协同创新 共话“心”章
      本次会议共开设36个学术板块、设置13个会场,开展1000余项学术任务。学术交流环节聚焦领域前沿与临床实践,围绕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技术、新理念及基层推广等关键议题,涵盖心衰、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重症、肿瘤心脏病等多个专业方向,通过主旨论坛、专题研讨、手术直播、青年学者提升项目及医联体建设交流等多元环节,为全国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10月11日举办的开幕式中,大会主席、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大医一院院长夏云龙表示,星海心血管病学会议自2019年在大连首办,迄今已有7年的历史,会议整合“中国心力衰竭论坛”“大连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研讨会”等经典学术品牌,是大医一院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会议始终秉承“立足区域、面向全国、交叉融合”的宗旨,致力于为全国心血管病学专家与同道搭建一个学术氛围浓厚、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期待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技术的创新与普及,促进多学科协作与资源共享,激发青年医师的学术热情,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我国心血管事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杜玲,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曲刚,大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莹先后致辞,均强调了心血管健康事业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并从不同角度为现场带来前沿的行业视野与深刻的学术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致辞

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杜玲致辞

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曲刚致辞

大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莹致辞

大会主席、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大医一院院长夏云龙主持会议
      开幕式上,大医一院通过医联体建设、心健康快车公益行纪念等环节,彰显了医院在推动行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等方面的责任担当。
      医联体授牌为心肌病与罕见病患者谋福音
      开幕式上,大医一院心肌病与罕见病医联体联盟正式成立,与会嘉宾共同为医联体单位代表进行授牌。

启动仪式现场
      该医联体联盟由大医一院牵头,联合12家优质医疗单位组建,核心目标是推动多学科、多中心协作,建立标准化诊疗路径与临床研究平台,实现疾病早期识别、多模态评估与精准诊治,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辽南地区心肌病与罕见病患者带来福音。该医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辽南地区心肌病与罕见病诊疗进入“协同协作、规范高效”的新阶段。
      大医一院在心肌病与罕见病诊疗领域深耕多年。2002年成立心力衰竭亚专科,2017年开设心血管病精准遗传门诊,2018年举办全国肥厚型心肌病病友会,2019年获罕见病联盟授予“淀粉样变心肌病诊疗中心”,2023年组建心肌病与罕见病多学科MDT团队。历经六年临床探索,但心肌病与罕见病诊疗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需通过区域协作提升规范化水平。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区域内罕见心血管疾病诊疗协作网络正式成型,相信在各单位专家的引领与紧密协作下,医联体联盟将成为推动心肌病与罕见病诊疗进步的重要力量,有效提升疑难病例救治能力。 
      “心健康快车” 十周年再启守护新征程
      一直以来,大医一院勇担公立医院社会公益性的重任,在公益行动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足迹遍布大连各个角落的“心健康快车”就是其中之一。如今,这个公益品牌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如一日的温暖历程,传递医者仁心与公益大爱。
      心健康快车十周年纪念活动”成为开幕式上的另一个亮点。十年不是终点,而是温暖的新起点。活动现场,“心手相印・再启航”启动仪式隆重举行,14位项目推动者、参与者共同上台,见证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开启“心健康快车”下一个十年的公益新征程。

活动现场
      2015年1月,在大医一院杨延宗教授、夏云龙教授的倡导下,大连市慈善总会全程指导,大商集团捐助支持,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全体医护团队开启了这段守护生命的“爱心旅程”。

      十年来,“心”健康快车足迹遍布380余个乡镇和社区,107所敬老院和福利院,行程达70000余公里。他们关心关爱公安干警、消防队员、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这些城市的守护者,义诊累计受益人数83000余人次
      十年来,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主动参与义诊的医护人员4600余人次学生志愿者1800余人次,诠释着高尚的爱心与传承。

与著名大型国企合作,开展实质性项目及AED公益项目
      2015年,“大连市公共场所AED救治慈善公益项目”正式启动,先后深入300余个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面向一线公共服务人群开展急救培训,迄今已培训5.3万余人次, AED使用次数达230余次
      “心”健康快车广泛开展健康科普讲座,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等,帮助百姓深入了解常见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学知识。已成功举办线下科普讲座120余场,线上健康讲座50余场,受益人数高达200多万人次

国内首台心血管健康多功能医疗车——“大医一院专家每周赴大连及周边地区开展义诊活动
      十年间,“心”健康快车公益行获得各方面的认可和赞誉,先后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中华慈善品牌项目”、中国医师协会“人文科室”荣誉称号、辽宁省“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大连市“关爱环卫工人十大爱心企业”等多项荣誉。
      十年公益历程,彰显了大医一院践行社会责任、传递医疗温度的不懈努力。如今,“心健康快车”再启守护新征程,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继续守护滨城百姓的心脏健康。
      硬核实力学科为百姓“心”安托底
      作为深耕七载的学术品牌,“星海心血管病学会议”已发展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心血管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此次盛会的召开,不仅促进了前沿理念与技术的交叉融合,更通过资源下沉、联盟共建等务实举措,为提升区域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一个城市心血管病的诊疗水平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为衡量该城市医疗水平的重要方面。一直以来,大医一院心血管病学科在引领医疗发展前沿的同时,其硬核实力都是大连百姓“心”健康的坚实后盾。
      前不久,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5年)”。该榜单通过对科学家论文发表数、论文被引数等参数的建模分析,遴选出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终身科学影响力”和“2025年度科学影响力”的科学家。夏云龙教授入选“2025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这不仅是对其个人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的肯定,更是大医一院近年来在心血管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成果体现。

      心血管病诊疗是大医一院发展的基石。学科建于1953年,经过70多年的发展,学科规模不断扩大,学术地位与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东北领先、国内知名的心血管病医疗中心。2010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了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心血管病医院成功获批国家发改委“心血管内科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大医一院心血管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大连市医学重点专科“登峰计划”学科。
      大医一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是在全国综合性三甲医院中率先建立集心脏急诊、门诊、住院一站式就诊流程,整合心脏检查、心脏内科、心脏重症、心脏介入、心脏外科为一体的多学科诊疗平台,拥有国内先进的院前院内信息化联动会诊网络,国家级心脏专业团队24小时值守。在专家实力上,大医一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拥有众多在国内外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方面具备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其中包括多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等,并由他们带领着一大批博士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持续发力,领跑辽南地区。 

一站式国际化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心血管门诊
      大医一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不仅在区域内规模最大,亚专科也最齐全,目前,心血管内科设有6个亚专业学科,开放床位近370张,还设有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和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能够开展各种高难度复杂手术以及特殊疾病的治疗,承担了大量区域内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以及高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十四五”期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5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每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SCI论文达几十篇,近年来,该中心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科技进步奖。
      在心血管学科领域,大医一院始终紧跟时代步伐,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度重视并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在心血管领域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事业贡献了“大医力量”。

      当学术热忱与守护心健康的使命同频,一幅以患者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的心血管防治新图景,正于此间徐徐铺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