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要闻聚焦

大医一院骨科创新成果获全国奖项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5-09-28
  • 本文被阅次数:20
      近日,2025年第十六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年会在济南举办。本次会议作为国内脊柱外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之一,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及《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共同承办。本届会议设有20余个专题分论坛,涵盖脊柱畸形、创伤、感染、肿瘤、微创、护理、基础研究、数字化技术等重要方向,全方位呈现我国脊柱脊髓领域高水准、多层次的学术创新与临床实践成果。
      本届大会上,大医一院骨科李忠海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索默然的论文《基于临床特征与影像组学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预测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在创新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作为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非特异性腰痛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与生产力丧失等密切相关。因此,开发有效的预防和管理策略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腰痛病因复杂,传统的疗效评估长期依赖患者主观描述和医生个人经验,缺乏客观、可量化的指标,存在明显的主观局限性。该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影像组学结合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了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精准评估。其所提供的AI解决方案,能够从影像学资料和临床数据中提取深层特征,实现多维度的综合研判,从而将诊疗决策过程从定性推向定量,实现从经验依赖向数据驱动的跨越。

      AI通过提供客观、可量化的决策依据,显著提升了诊疗流程的精准性与一致性,不仅能够辅助医生更高效地评估病情,也为实现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强大工具。通过AI将医生的临床经验与算法的计算能力相结合,实现对疾病特征的深度提取与潜在规律的洞察,从而在提升临床诊疗效率的同时,为每位患者制定更优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积极推动了临床诊疗模式向数字化、精准化、个体化、智能化方向的演进。
      随着AI技术不断突破传统医学的边界,其赋能范围正从骨科延伸至更广泛的临床学科,通过增强医疗信息的整合与解析能力,系统提升诊疗流程的协同性与决策科学性,逐步实现覆盖临床诊疗的智能化管理,推动医疗模式向更加智能、精准的方向持续演进。大医一院将继续深化“AI+医疗”的应用探索,加速智慧医疗体系的构建,以科技创新助力医疗质量提升,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稿件来源:骨科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图片:骨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