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要闻聚焦

大医一院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日科普与服务活动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5-09-29
  • 本文被阅次数:20
      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宣传活动月,9月21日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大医一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与服务活动,围绕“早防早治,守护认知”这一主题,在延续线下义诊的基础上推出专题直播,多维度呼应“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公众对老年期痴呆的科学认识,增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意识,营造关心关爱痴呆老年人社会氛围”的活动宗旨,以“线下筛查+线上科普”的立体模式,落实《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 年)》部署,为150余名社区居民及数千名线上观众筑牢“记忆防线”。
      社区义诊:董春波教授团队领衔,中西医协同送健康
      在大医一院神经内科董春波教授的统筹指导下,大医一院神经内科认知障碍团队、神经内二科护理团队联合大连市中医医院,在西岗区胜利社区开展早防早治线下义诊,为居民提供“筛查-科普-干预-随访”全流程服务,彰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基层服务能力:
      1、双视角科普讲堂破误区
      大医一院与市中医医院专家联袂开讲:大医一院陈建文医生与宋翠燕护士长现场讲解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识别要点、危险因素及规范照护,强调 “早发现早干预可延缓病程”;大连市中医医院任春雪护士长立足“整体观念”,解读疾病与肾精亏虚的关联,推介耳穴压豆等“治未病”技法。现场互动提问踊跃,有效破除“老糊涂是正常现象”等认知误区。

      2、一站式筛查咨询强精准
      活动现场设专属评估区,大医一院神经内二科护理团队在宋翠燕护士长带领下,为150余人次免费测血压、血糖,发现血压异常50例、血糖异常80例,均现场给予干预建议;大医一院神经内科认知障碍团队在董春波教授指导下采用MMSE专业量表为30余名高危人群筛查,识别潜在认知障碍者5例,建立健康档案,直接衔接后续诊疗;现场同时发放疾病知识扑克牌、扇子近150份,配合展板实现“可视化”宣教。

      3、入户指导+随访建长效
      董春波教授团队与市中医医院专家组成联合小组,入户走访2户重症患者家庭,为其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向照护者传授进食安全与情绪疏导技巧,并建立“活动+随访”长效机制,确保了干预效果的延续性,真正实现了对患者家庭的长期赋能。

      专题直播:线上开讲“记忆保卫战”,医护联动云端传健康
      为延伸义诊科普效果,在董春波教授团队支持下,大医一院认知障碍团队、神经内二科护理团队通过医院官方微信视频号开展“老龄化下的‘记忆保卫战’” 阿尔茨海默病月专题直播。在直播筹备阶段,医护团队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提前开展线下问题征集,确保直播内容更具针对性。直播由陈建文主治医师主持,神经内一科赵莉副主任医师、护理部李婷婷主管护师联袂主讲,围绕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危险因素规避、家庭照护实用技巧等内容展开科普,结合临床案例及前期征集的典型问题,系统解读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警示信号:从常见的物品错放、执行任务困难,到语言表达障碍、时间地点定向力丧失等细微征兆,每一个信号都可能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特别强调早期发现的黄金窗口至关重要,通过MMSE量表自评方法进行初步筛查,能帮助公众更早识别异常。直播吸引了众多居民在线观看互动,进一步扩大了认知障碍早防早治知识的传播覆盖面。

      幕后力量:大医一院“记忆守护天团”
      董春波教授深耕认知障碍领域多年,大医一院作为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建设单位,积极推动义诊、科普等活动,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改善预后极为关键,为早期AD患者群体争取到更早期的治疗黄金窗口期。


(稿件来源:神经内科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图片:神经内科

Baidu
map